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涨”声不断,诸如太子参、麦冬、川穹等价格更是成倍上涨,领跑中药材市场。然而,近期,这些中药材的价格却风光不再,甚至出现暴跌。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总体来看,当前,往年暴涨的中药材品种价格暴跌是个别现象,供大于求是导致部分中药材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预计今年中药材价格走势平稳。
价格下跌
坐了两年多火箭的中药材价格,正呈现出“降温”的迹象。
记者从中药材天地网看到,往年价格高企的太子参,收购价已由最高的400元/公斤跌至如今的60元/公斤,而曾被爆炒的麦冬、川芎等价格也在逐渐回归原位。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分布于贵州、福建、安徽、山东等地。
安徽毫州中药材商李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太子参的价格确实下降了,尤其是今年的三四月份,太子参的价格更是触底回落到了40元/公斤,之后有所回升,目前的价格为60元/公斤。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许玲妮则表示,近期中药价格走低是普遍现象,因为采收新季节的来临,供给大幅度增加。而往年暴涨品种价格下跌显著是个别现象,当年因为气候因素导致减产致使价格飙升,如今产量回到正常水平,价格也重新回归。
来自中药材天地网的数据显示,2009年~2011年间,中药材价格曾出现两次涨价潮,并于2011年6月达到了历史最高值,相比2007年初,平均上涨了200%,部分中药材价格甚至攀升百余倍甚至上千倍。
许玲妮表示,今年中药材价格逐渐回归到原来的水平,跌幅已经达到临界值,未来的走势还是比较平稳的。
供大于求
“贵州、福建两大太子参产地,因2013年产量大,商家在收购季呈观望态度,致使太子参价格一落千丈。”中药材天地网论坛一位网友的话道出了近期太子参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供大于求。
对此,甘肃定西岷县的中药材商老郑表示认同,他表示,由于今年太子参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产量也提高了,关注的人却少了,使得供大于求,最终导致了价格的下跌。
然而,在老郑看来,太子参等中药材价格暴跌只是短期现象,长期来看,这些药材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不同的药材有着不同的市场,我们产地的当归和党参等中药材仍然保持着价格上涨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