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于2011年独立专科,于2020年8月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继承了大内科集众家之所长及朴实向上的优良品质,并在飞速发展的医学领域中形成了丰富的专业特色,是市级医学重点专科、县级医学重点学科、2018年先后成为河北省、保定市呼吸专科联盟成员单位,2019年成为保定市物联网慢性呼吸疾病分级诊疗实施单位、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单位,2020年通过国家PCCM认证并授予优秀单位称号,2023年认定为保定市十四五期间首轮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2024年加入河北省呼吸协作组、并入选国家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哨点医院。
科室基本情况:目前医护人员22名,其中研究生5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现科室设有抢救室、肺功能室、门诊综合诊疗室、气管镜室、睡眠监测室、宣教室;拥有支气管镜、冷冻治疗仪、高频电刀、硬质支气管镜、超细支气管镜、床旁支气管镜、多导及便携睡眠监测仪、肺功能仪、呼吸机、高流量湿化仪等先进设备。对呼吸系统常见病(肺炎、慢阻肺、哮喘、肺肿瘤、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睡眠呼吸暂停等)及疑难、急危重症(肺栓塞、间质性肺病、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重症肺炎、哮喘持续状态、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人员学习情况:科室医护人员曾先后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朝阳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北京应急总院内镜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镜中心,河北胸科医院睡眠中心等进修学习,并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特色技术:
1.呼吸机辅助通气:于2011年开展并逐步规范临床应用,加强患者及家属疾病教育及心理疏导,提升了患者配合度及救治成功率。
2.呼吸康复:于2011年开展,包括疾病教育、饮食及用药指导、运动疗法、氧疗、呼吸机等,达到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3.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于2013年开展支气管镜技术,2014年完成第一例支气管镜下取异物术。2018年开展环甲膜穿刺麻醉。2020年开展无痛支气管镜技术。2024年引进冷冻治疗仪、高频电刀、床旁支气管镜、超细支气管镜、硬质支气管镜等设备,开展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
4.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于2017年开展,此技术是诊断睡眠障碍的金标准,并可发现和干预睡眠呼吸疾病,避免并发症发生。2020年诊治首例发作性睡病患者。2023年开展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
5.呼吸机压力滴定及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技术:于2018年开展此项技术治疗睡眠呼吸疾病,缓解睡眠相关的多脏器病变。
科研及荣誉:
科研学术:共承担科研课题6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承担省市继教项目9项:呼吸系统危重症培训班、保定市西部区域呼吸支持技术研讨会、慢阻肺诊治进展培训班等。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学术会议交流: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分会年会连续3年受邀担任嘉宾主持,呼吸慢病管理2022保定县域线上交流会会上授课《慢性咳嗽与CVA的临床诊疗》,保定市间质性肺病沙龙会病例分享及讨论,星光计划县域临床学科建设交流会解读县域慢阻肺分级诊疗方案,慢阻肺急性加重全国学术交流会分享《慢阻肺患者长期管理》等。
荣誉:2019年荣获“中国县市级医院品牌专科20强”及“2019年度中国县市级医院最具人气奖”;河北省医师协会睡眠分会“倍德杯”第二届睡眠知识擂台赛优胜奖;2020年全国擂台赛县域类医联体与多院区一体化管理主体——《科学慢病管理》荣获“优秀案例奖”。2022年在河北省第二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助理全科教学门诊二等奖。2023年我科被评为全国高质量发展先锋科室。建科以来荣获省、市、县级多项集体及个人奖项:“品牌科室”、“最美护理站”、“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巾帼式的好医生”、“优秀女创业者”等。
学术地位:
科室医护人员在国家级、省市级多个学术团体任职:如保定市神经科学学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副主委、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保定市分联盟常务委员、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介入诊疗转化医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慢阻肺联盟理事、保定市呼吸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常委等。
科室的发展历程记录着工作中的点滴,孕育了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不畏劳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继续携手扬帆远航,爱与责任同行!